“你想过不浪费孩子的生命,让孩子16岁大学毕本科业、18岁研究生毕业、21岁博士毕业吗?”
“这可能吗?简直异想天开!”
然而,当前的确有家长这么做,且信心百倍。他们实践的正是社会上悄然兴起的“超前教育”。
日前,一场北大中国名师巡回报告会在广州举行,吸引了上千名家长及学生前来听课,面对专家们出神入化的演示和“推销”,家长们有些惊叹,也有些怀疑……
半信半疑,正是当前普罗大众对超前教育的主流看法。
现场演示引发好奇争议
“13乘以9等于多少呢?”?3岁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特色数学专家何德耀现场即兴发问。
问题一抛出,台下很多家长和学生纷纷口算或心算起来。
“伸出你的双手,数到第三个手指,放下,你会发现你的手型刚好是答案117。”何德耀一边讲,一边演示着。
顿时,台下一道道好奇的目光齐刷刷聚焦何德耀。“真绝呀!这么准呀!……”何德耀展示的是他的快乐超速学习法。
那如果是“14乘以9,18乘以8……这些怎么比划呢?”、“手指会不会不够用?”……台下有学生照样画葫芦,却发现此办法不灵验了。何德耀立刻表示,其他的数字又有其他办法。“那岂不是很难记住,记这么多方法还不如记乘法口诀!”有学生认为。
何德耀说,除了数学,英语、汉语也都有法可循。比如“海”字,是由“水”、“人”、“母”三个偏旁构成,由此你想到水是人类的母亲,有水才有生 命。“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有意义的,了解这些偏旁部首就比较好记忆汉字,否则就比较困难。”又比如英语单词“spring”:是春天的意思,它还有弹簧的意 思,怎么记忆呢?“你看,s像一个能弯曲的铁丝,p就是你按压弹簧时砰砰的声音,这样子不就好记多了。”
尽管何德耀的描绘栩栩如生,但还是有学生发问:有人每个人的联想都不同,岂不是每个字、每个单词的意义都不同?
倡导超前教育专家、教授袁鸿林也到现场演示英语和汉语教学方法。他归纳为:颠倒顺序,先学英语,再学拼音。“三岁的时候,孩子进入到一个语言敏 感期,这时候我会先教他英语字母,因为汉语拼音的发音与字母的发音很相似,比如说‘柱子’,我会告诉她Z-H-U-Z-I,以英语字母的方式去学习,然后 用搜狗拼音法在电脑上打出一连串跟“柱子”同音的词,这样他就可以同时认识很多汉字了。
不过,台下有学生听得一头雾水,初一学生徐敏对羊城晚报记者说,他宁愿按照汉语和英语各自规律,循序渐进地学习,不然连英语和拼音的读音都很容易混淆。
遵循规律还是人为拔高?
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发现,形形色色的超前教育正成为当下充满诱惑的许诺,很多家长都抱着孩子的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,主动尝试接受超前教育的挑战。
比如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会电脑操作,会三位数以上的珠心算,会写尽量多的汉字等,否则就会对幼儿园兴师问罪。有些家长为了达到某种神奇目的,更是不惜花重金,比如把孩子送去夏令营8天,花费近万元学习神奇记忆法的,这些都是为了借助超前教育达到神童的境界。
“假如真的可以这样超前教育,那传统教育还有存活下去的意义吗?”听完讲座,也有家长对此类方法心存疑虑。家长陈女士认为,“孩子应该按照正常顺序获得知识,就像一棵树一样,什么时候长叶、开花、结果,都是有规律的,这样超前灌输其实是拔苗助长。”
有教育专家认为,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时间表,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,顺应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去学习,才能事半功倍;人为地拔高,其结果是孩子累、大人更累。而更糟糕的是,它很可能使孩子从小把学习视为一件痛苦的事。?
广州大学的周燕教授也不主张超前教育,她认为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。如果确实要培养天才儿童,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先天条件,如果孩 子很小就很有潜质,她也不反对家长或学校对其加以培养,但也要有科学的方法,要因势利导并创造积极的条件。其次,周围环境、学校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极 为重要的,坚决反对填鸭式的超前教育
核心提示: 中新浙江网6月9日电 一份感情究竟能维持多久?出现了意外之后财产如何划分?随着理性的想法逐渐普及,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了婚前财产公证。 据了解,在6月6日出现结婚登记小高潮之后,年内还将有更多新人欲结良缘,婚前财产公证业务也将门庭若市。
沈腾成为“新晋车模”
核心提示: 对于正在备孕的夫妻,应了解受孕相关的基本常识,有利于大提高受孕的成功率。那么同房后多久受孕呢?这是很多夫妻比较关心的问题。 同房后多久受孕 牋?同房后多久受孕,首先要看是否是在排卵期同房。正常情况下,在女性的排卵期如果有同房的话受孕
核心提示: ——两会“二胎”提案三论 二胎政策有望“十二五”末放开。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透露,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,很多专家对此做了研究。他个人认为,放开二胎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,并赞成逐步放开二
核心提示: “你想过不浪费孩子的生命,让孩子16岁大学毕本科业、18岁研究生毕业、21岁博士毕业吗?” “这可能吗?简直异想天开!” 然而,当前的确有家长这么做,且信心百倍。他们实践的正是社会上悄然兴起的“超前教育”。 日前,一场北大中国名师巡回报告